(资料图)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接下来小编告诉你公路工程造价方法。
一、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水平好坏,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如定额换算不合理,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也不断增多。
二、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
预结算的审核,主要以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三方面为重点,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合同、招投标书、协议、会议纪要以及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价格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按照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核实。
(一)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计算时仍按图计。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二)套用单价的审核
工程造价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任何人使用都必须严格执行它的形式和内容、计算单位和计量标准,不能随意提高和降低。在审核套用预算单价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要求相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水泥砂浆比例)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
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
3.对补充定额的审核――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如何做好公路工程造价工作
从事公路交通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具备如下技能:
1、对公路图纸的识图课程。对于公路、桥梁、隧道、管网图纸熟练识图是基本功。结构识图的核心是对结构图集的掌握。国标图集和地区结构图集,是结构识图的基础。
2、熟悉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对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熟悉,是造价列项和套定额的基础。
3、熟悉公路清单规范和定额。交通行业公路清单规范和定额,是造价工作的必备工具书。
4、公路交通造价软件:熟练掌握广联达市政算量软件、广联达公路计价软件、同望公路计价软件等工程造价软件。
5、熟悉公路造价工作流程:如何做估算、概算;如何编制招标控制价、清单;如何编制投标报价;如何做结算、办理签证;如何做决算等。
以上就是从事公路交通工程造价需要具备的技能。
公路工程预算其他直接费
公路工程预算中相关费率的含义及取用要求费率是某些费用项目按一定基数计取费用的百分比。工程预算中按费率计算的工程项目有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编制管理费、设计文件审查费。
其他直接费指概预算定额中所计列以外的属于直接用于工程实体的费用,包括冬期施工增加费、雨期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沿海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施工增加费及施工辅助费等七项。
冬期施工增加费按工程类别和工程所在地的气温区选用相应的费率。气温区的划分,是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满15年以上的气温资料确定。每年秋冬第一次连续5d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在5℃以下,日最低温度在-3℃以下的第一天算起,至第二年春夏最后一次连续5d出现同样温度的最末一天为冬期。
雨期施工增加费按工程类别和工程所在地的雨量区、雨期选用相应的费率。雨量区和雨季期的划分,是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满l5年以上的降雨资料确定的。
夜间施工增加费指根据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合理的施工进度要求,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而发生的工效降低、夜班津贴以及有关照明设施等增加的费用。按夜间施工项目定额直接费的一定费率计取。比如桥梁工程项目,它的夜间施工增加费用按夜间施工工程项目(包括桥梁工程上、下部构造全部工程)的定额直接费之和的0.50%计算。
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按工程类别和工程所在地的海拔高度选用相应的费率。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系指海拔高度2000m以上地区施工的时候才可以计算。
沿海地区施工增加费由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制定具体的适用范围,按工程定额直接费的一定费率计取。
行车干扰施工增加费按工程类别和平均昼夜双向行车次数选用相应的费率。
施工辅助费按工程类别选用相应的费率。施工辅助费包括生产工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和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等费用。
公路工程造价师环保意识 公路建设引起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一 是预防措施;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得对公路沿线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环境保护的评价意见拟定环境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公路建设水 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到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尽量使挖填平衡,提高土、砂、石料利用率,减少弃渣量,修路时应尽量减少破 坏地貌及植被,在河道两岸筑路,不得将土石倾入河道,应结合路基安全措施,修筑沿河防洪堤,废土弃石应合理堆放在指定范围内,或用于加高堤身,工程竣工时 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废料场应整修加固,使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满足防水冲的要求。
二是防治措施;在施工设计阶段,要作出环境工程设计,在 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随时研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加以纠正,以公路建设施工区两侧为重点防治区域,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针对道路 施工按挖方、填方、半挖半填等类型,分别采取护坡、挡土墙和生物措施,对工程弃渣,修建拦渣坝,弃渣表面覆土造林,对道路影响村庄和农田安全的,要修建护 坝,控制危害,对施工区和直接影响区,采取全面系统的防治工程,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一般情况下要采用山体护坡、挡墙、恢复植被、引沟梳水等进行 适当的综合治理,实现最基本的公路设计和施工建设要求,就可以建成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符合环境要求的公路。
在公路规划建设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统筹考虑:
公路是连接城乡间的通道,而对其有地方特色或名胜古迹等应给予充分重视,使人们认识到修建公路不只是片面追求交通发展,而忽视了毁坏大自然实际上就是毁 灭人类自己的现实,因此意识到应该设计具有全方位社会价值的公路,从而向公路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贯彻公路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这个概念。
一是设计人员从选线到设计的全过程,都要把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方案一齐抓,使线路尽可能避开环境敏感区(如工厂、学校、医院、村庄、旅游景点、野生动物保护区、文物古迹和水源头等),力求采用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把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二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生产方式、风俗人情,而不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生搬硬套。应主动邀请沿线有关人士提意见,通过分析,作出 经济、社会、生态等环境合理统一、人文景观协调、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一种和谐统一设计,对特殊地区、生态环境及名胜古迹应请有关的专家参与咨询论证,根 据沿路地带的特征,进行专门的环保设计,尤其在古文化发源地,地下文物资源丰富,特别需要执行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是公路定线不能只单纯地视其 为一个几何图形,而应视其为一个美学实体。人们不能只单纯看它是一个静止的形状,而应将其看成是人们出行的观景通道,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在 心理上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如桥梁的形状、水的流动、树林分布、弯道陡坡、垃圾坟场等都会引起司乘人员心情的愉悦或烦躁,因此,设计人员在注重公路主体技术 设计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周围环境的配套设计。
四是公路设计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公路修建的决策层中要有当地政府和沿线百姓代表参 加,凡属国道的新建、改建、罩面等,除考虑其安全、耐久外,还应考虑沿线区域内的社会人文、生态平衡、经济环境、自然景观以及预防污染、保护名胜古迹等, 同时也要为公路以外其它运输模式提供便利条件,鼓励设计人员在环保方面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
以上是整理的公路工程造价方法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