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大家都选择在网络上汲取相关知识内容,比如杭州服装设计学校培训班-地址-电话,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小编也是翻阅整理了相应内容,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相关资料图)
相关知识点:提起中国风,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雕梁画柱、游龙飞凤,仿佛只有见到繁缛富丽、光怪陆离的清代工美风格,才能坐实中国元素里“东方”这两个字。
其实,这是时尚圈对“中国风”存在的误解。成长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中国服装师多具备留洋背景,他们有着与前辈截然不同的设计思维与价值取向。
他们独到的东方美学语言与不破不立的西方思维互融交织,催生出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新式“中国风”,并悄悄地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在这场“征服”国际时尚舞台的“战役”中,王陶的设计便是其中的“最强音”。她打破桎梏,将东方设计中的内敛含蓄与西方文化中的粗犷开放碰撞结合,让看似干练的硬朗西装释放出当代女性独有的力量与柔情,性感与优雅。
因此,她也被国际时尚界誉为“来自中国的西服女王”。然而,王陶一直低调地站在品牌Taoray Wang的背后,说起东西方设计语言的结合,她说这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Q=《FASHION CHINA》A=王陶
Q:您具备多年的海外工作与留学经历,接受到国外价值观与审美观的熏陶,那么,在设计之中,您是如何将西方熏陶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呢?
A:其实,我并没有特别的去思考过,一定要把西方的熏陶和东方文化相结合。东方的家庭背景和海外的工作、留学经历,非常自然地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虽然,我并没有刻意把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但它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就像在西餐里面有很多fusion(融合)的菜品深受吃货的喜爱,其实,它是结合了法餐、日料等饮食元素,在口味上融合了各个元素的优势,所以受到大家的好评。又比如各个城市的普通话,像川普与粤普等,都是在方言受到普通话影响下,产生的能被大家接受的普通话体系。
而设计师在经历过东西方文化的熏陶,有过东西方生活与工作的经历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我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特意去想如何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那样反而会显得不自然了。
Q:您有“西服女王”之称,可以帮我们解读一下,当下女士西服的流行趋势吗?A: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厚爱。从我们Taoray Wang登陆纽约时装周开始,国内外的媒体朋友们都会用“西服女王”来称呼我们Taoray Wang,我觉得非常荣幸,媒体朋友们的称呼很契合我们品牌的定位。
确实,Taoray Wang是一支非常特别的品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只为全球职场领英女性服务。比如银行、金融、律政、外交等工作体系中,她们的工作场合需要她们穿着正装;而且对于这样的“职场女魔头”,她们甚至会在很多职场以外的场合穿着西服来表现她们的个性。
我认为当下女士西服的流行趋势,与以往中规中矩的西服廓形还是存在很大变化的。比如裤型就有变化,大腿裤、西装裤和连体裤都将是19年最新的流行动态;而在肩型与面料选择上也存在变化,上世纪的80年代风、oversize与大肩设计,将是新的流行风潮;在面料方面,用男性西服面料加上女性化的剪裁线条来表达职场领英女性的个性和张力,这是当下的女士西服走向。
Q:您是如何做到设计与商业的平衡的呢?A: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个问题是尤其重要的。从我出道开始就从来没有想要成为一位把当成纯艺术来操作的“大师”。有些扬名立万的“大师”,他们的发布会新潮出色,十分概念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穿这种衣服。
而我的作品不只求秀场效果,实穿性在我的设计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我的设计不为秀场服务,更为消费者服务。因此,设计与商业的平衡已经成为了我们品牌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Q:我们知道,这几年您专注于在美国市场发展,并在那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请问,在你看来,美国市场与国内市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对于两边消费者的诉求,您有没有区别对待呢?A:我觉得,其实市场最大的不同是两国之间的对职场穿着的差异化。比如说,在美国的职场中,公司基本都要求高管及以上层人员穿着正装;而在国内的职场上,个性化穿着的需求会更多一些,更多的是国内职业人的自我要求、自我形象以及个性的塑造。
区别对待,我觉得绝对是有的。因为我们主要从事小高定的,我们可以根据你的性格,你的职业和你自己对服装的理解,甚至是你对面料颜色和穿着场合的需求,来为你度身定做只属于你的衣服。
至于小高定的定义呢,大家也可以去百度上查一查,其实小高定的意思就是大致的设计,你不用去改,但是你可以选择你自己喜爱的布料颜色,甚至匹配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来选择面辅料。这点很重要,并不是说小高定都很贵,反倒是小高定,给了你很多的自主权去决定你能承受的价格与所需要的服装之间的平衡性,可谓是最具性价比的服务模式。
Q:中国的时尚品牌起步相对较晚,未来我们如何实现跨越,实现弯道超车呢?A:虽然,中国的时尚品牌起步相对晚,但是,正因为起步时间晚,我们的品牌与市场才更具备灵活性。而且,我们只要经常反省,很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不会存在类似国外老牌时尚品牌尾大不掉、掉转不灵的缺点。
有时,我反倒认为这是我们的优势,中国的时尚品牌更为灵活,可以做到改变更快、更能快速适应市场和受众的需求,按照现在的市场状况来看,国内的时尚品牌抓住当下时机,实现弯道超车,完完全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