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位置:尚训网 > 学历 > 高考 > 关于疫情高考语文考试题会怎么出题呢?  正文

关于疫情高考语文考试题会怎么出题呢?

2020-06-29 08:22:26来源:尚训网综合

关于疫情高考语文考试题会怎么出题呢?会在哪些方面出题?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抗疫试题汇总

考向预测:

1.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会出现在实用类文本和论述性文本阅读中。实用类文本可能涉及医学领域的科技文献,论述类文本可能涉及评论或新闻报道。

2.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可能会选取一些与瘟疫或中医药相关的诗词或古文,弘扬中华民族战胜疫病的勇敢精神和科学态度。

3.在作文部分,可能围绕战胜疫情的主题命制时评、倡议书等相关题目。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这种疾病并非2003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38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小时。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1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通常为3-5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10-14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对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出现流行病的反应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随着对“非典”的深入了解,人们的恐惧感会慢慢降低,正如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

(1)下列对“非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也是一种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非典”发作时是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状,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迹象。

C.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带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带痰;典型性肺炎没有传染性,而“非典”有很强的传染性。

D.“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

(2)有关“非典”治疗和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愈率很高。

B.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尽量不接触病人,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传播。

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发烧、咳嗽、头痛、乏力、腹泻、胸闷等症状,可以确诊为“非典”。

B.健康人进入非典病人呆过但离开超过6个小时以上的房间,一般不会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会浮游在空气之中,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D.“非典”患者在15天内病情没有恶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答案:(1)C;(2)B;(3)A

解析:(1)“非典”这个词在文中属于重要词语,关于“非典”的信息,散见于全文。“非典”是少痰,并非无痰;典型性肺炎有传染性。

(2)“非典”还可以间接感染。

(3)推断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在整个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属于较难的题型。此题A项中“确诊”一词不当。

二、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除夕【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两首诗都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题,但抒发感情不同,来诗表达的是虚度年华的悔恨和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王诗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

B.“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指最让人哀愁的是伴着阵阵报晓的鸡鸣,憔悴的人儿又迎来了春风。“又”字表达诗人漂泊他乡的时间之长。

C.王诗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金鸡报晓,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

D.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E.王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2.“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AC

2. 同: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异:①“又将憔悴见春风”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诗人愉快的心情。

【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来诗表达的是虚度年华的悔恨和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说法错误,这首诗没有表现虚度年华的悔恨。C项,“金鸡报晓”是来诗的内容,王诗中没有这一细节。

2.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情景关系,相同点是借景抒情,不同点主动点注意景和情是映衬还是反衬,由诗句“又将憔悴见春风”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属于反衬;“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诗人愉快的心情,属于正衬。

三、作文押题与高分范文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你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倡议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内容:疫情的考试题 疫情的考试题汇总 高考语文疫情

同类文章